攸县一中
攸县一中 >> 攸县一中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实施方案 >> 正文
攸县一中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实施方案
浏览次数:203    日期:2023-06-27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校园的文明传承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物化为基础,以内化为关键,打造学校独特文化品牌,营造文化育人氛围,发展学校软实力。

二、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  长:王  廷

副组长:吴双平  贺玲丽 

成  员:刘远见  张卫平  陈曼华  彭  珍  黄小灵

工作小组

组  长:贺玲丽

副组长:刘远见

成 员:罗彩红(专干)雷建生  王鸿武  侯仁华 

胡海龙  廖  鑫  旷岳文  李志权  朱发华 

冯林飞  吴  晔  刘  江   

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加强党的领导,高举思想旗帜,建设信仰坚定、信念如磐的校园文化,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总体规划,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实施路径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 优化校园外部环境。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色的显性标志,使他人一走校园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文化气氛。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推行“雅静”文化,增加阅报栏、宣传橱窗、板报等设施;进一步加强党建室、图书室、阅览室、绿色书吧、陈列室的建设。继续完成艺术展览室、主干道路边绿化等建设,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物质设施的人文装饰、温馨提示,精心设计历史文化长廊,呈现开放式阅览区等书香校园元素。鉴物增识,启迪学生心智;潜移默化,感染陶冶学生情操。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以创建文明寝室、文明班级为抓手,积极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教室布置体现班级特色、艺术气息。各班墙上可以悬挂由自己设计、制作的班风、班级格言,设置壁报、艺术角、图书角等。宿舍环境布置,围绕“温馨家园、你我共建”的口号,各宿舍师生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布置。在班级环境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歌的谱写,班风、班级格言的征集,班规的制定,教室的布置、班会的设计。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增知识,长才干,明道理,在营建过程中凝聚人心,形成集体。

(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更值得关注的是能包纳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而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一是构筑发展愿景。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来构筑发展愿景,激发师生进取精神。根据学校的发展状况,对学校的远景、使命、组织结构进行思考,把构筑学校发展愿景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憧憬,增强全体师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凝聚人心,调动集体智慧去实践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围绕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上下功夫,在优化教学教育管理上做文章。教师拟订自身专业发展计划,学生确定成材目标,把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功和学生的成才结合起来。

二是策划发展思路。用办学信念来规划发展蓝图。在认真分析已有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学校的发展规划,理清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具体策略。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优势,在创建优质教育的同时来打造特色学校,使办学体制更具生命力。

三是塑造共同价值。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制度文化建设

科学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其潜在功能巨大。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具体来说,就是要继续优化“精细化”管理特色。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依法规范学校的决策体制、完善决策过程和工作规则,实现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特别是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化。

二是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为养成中的功能。如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条例》、《日常行为规范条例》等,发挥规章制度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规范、激励和导向功能。

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

四是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健全监督队伍。

(四)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行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全员参与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务本务实、尚勤尚新”的工作作风,让全体师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行为文化建设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构建价值理念体系,利用先进理念引导行为;二是管理人员率先垂范,引领师生员工行为;三是以行为规范化为重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规范体系包含学校整体行为规范、学校道德行为规范、高层领导行为规范、中层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基层师生员工行为规范和礼仪规范等。四是树立不同岗位优秀模范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师生员工行为。

(五)活动文化建设

学校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是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二是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严格升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周一次升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举行入团仪式、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

三是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启迪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是开展社团活动。加强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完善学生社团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体育、艺术、科普、环保、志愿服务等各类学生社团。

五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利用交通队、消防队、地震台等开展安全教育;利用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社区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利用心理辅导站开展健康教育。另外,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德育体验、实践锻炼有机融合,利用好研学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6月)起草方案、宣传动员,着手校园优化校园环境建设、绿化建设。

第二阶段(7月)在县文明办和县教育局指导下,借鉴经验,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阶段(8月)查漏补缺,做好整合工作,迎接评估与认定。

 

攸县第一中学

2023年6月27日


攸县一中
湖南攸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主管:攸县一中办公室 技术支持:攸县一中信息中心
办公室:0731-24222366  招生办:0731-24211518
湘ICP备17021572号-1 湘教QS7_201406_001979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