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一中
攸县一中 >> 风骚独领筑教育改革高地 事业同襄谱现代学校华章----2015年暑期教职工培训主题报告 >> 正文
风骚独领筑教育改革高地 事业同襄谱现代学校华章----2015年暑期教职工培训主题报告
浏览次数:2589    日期:2015-09-23


各位教职员工:

上午好!

时间过得很快,又是一个新学期,又是一个新开始。在此,我谨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深深的祝福和美好的问候!向本期进入我校的新员工表示热烈的欢迎!祝大家在新的学期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我今天的报告主要有四层意思,想与各位分享、探讨并明确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过去一年我们创造了怎样的新亮点?

上一学年度,全校上下以“打造课堂教学新常态,铸就优质教育新辉煌”为主线,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深入开展教学教研教改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我们认为有三个新亮点值得肯定并继续发扬:

一是教育质量达到了新高度。2015年高考,成绩有目共睹,已经得到了各级各类部门及社会的高度肯定。今年学考,我校2013级1179人参考,取得了合格率99.75%的优异成绩,再创新辉煌。这是我校上一学年度取得的最大亮点。

二是环境优化实现了新突破。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重视、支持学校的力度越来越大,在师资、财政和政策上优先保障学校的发展。上期完成了多功能报告厅项目招标和舒心楼公租房改造,启动了学生食堂建设和弘道楼改造,教室全部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设备,教学设施全面升级。学校推进了省示范性高中督导评估网络空间建设,各处室和各年级及时上传督导资料,资料客观真实、规范准确,彰显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办学特色。

三是师生风貌呈现了新气象。一年来我们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了各级各类德育活动,提升了师生人文素养,提高了学校文化品位。尤其是为期一个月的师德师风检讨反思活动,倡导全体一中人做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好老师,向社会展示了学校的主流和正面形象。全校师生秩序整然,积极向上,作风优良。

二、我们必须面对怎样的新形势?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大幅度进行,我校教育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

1、高考改革驶向纵深

去年国家全面启动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计划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这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将对高中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也给示范高中的建设与发展带来重大转变。那么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示范高中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最近,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指出,湖南省计划明年选几个市先行试点,改革方案待报教育部备案之后将向社会公布。改革启动后,将带来诸多变化,教育过程将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走班教学将成为常态,录取将先定专业再选学校。这些对学校、对教师、对班主任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要求我们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改革氛围,及早适应新政策,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措施。

2、教育现代化全面攻坚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距2020年只有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教育现代化具有教育的民主性、平等性、终身性、多样性、开放性、国际性、创新性等特征,它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管理理念,要求学校具有包容的品格、自主的个性和柔性的气质,要体现人文精神的意蕴,注重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养成。现代学校制度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制度安排,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与这些要求相比较,我们迫切感到自身相距甚远。今后学校要主动适应现代化要求,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管理的细致化提高管理服务能力,协调和整合各种力量,实现转型提质。

3、教育信息化势不可挡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E时代。在“互联网+”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让教育互动突破了时空限制,正在引发教育领域的全面变革:教学对象由“数字移民”变为“数字原住民”;教学环境由线下的教室课堂变为线下线上融合的环境;教学资源由纸质教材变为海量在线资源;教学模式由知识传授变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从“粉笔+黑板”到“鼠标+白板”,透过凶猛来袭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教育革命所带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化,即基于班级授课制,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让位于基于广泛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的能力培养模式。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它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责任意识、钻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高位难题亟待破解

我校近年发展态势比较好,办学成绩在湖南省有一席之地,但与省内名校相比,还有差距。学校要高位走强压力很大,压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外部压力:上级领导、家长、社会各界对一中的期望值一年比一年高,今年过了971人,明年肯定希望1000人。二是生源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性更大,攸县优质生源外流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之县内民办学校对一中优质生源的拼抢,今后一中的优质生源危机依然严重。三是师资压力。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校教师队伍存在明显的短板,教师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知识结构很不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有的价值观出现偏差,过于“任性”,没有高尚的师德;有的职业倦怠,教育观念陈旧,安于现状;有的钻研不深入,照搬网络课件;有的对推进教育改革抱有顾虑,甚至还有抵触情绪、观望态度。

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既做行者,更做思者,积极应对教育改革,主动迎接教育信息化,不断加强教育治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断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三、我们必须追求怎样的新跨越?

今年“十二五”工作即将扫尾,“十三五”发展即将启航,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我校今后的发展目标定位如下:

一是宏观目标:

1、学校:高素质公民的培养基地、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特色鲜明的三湘名校。

2、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3、学生:身心两健,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

二是阶段目标:

教育改革高地,教育现代化样板,教育信息化标兵。

三是学年目标:高三,二本以上人数突破千人大关,一本升学率40%以上,清华北大1人以上;高二,夯实基础,学考合格率不低于99.6%;高一,稳定大局,养成习惯,统考争先。(从进口量出口,有效人数增长20%)

四、我们必须采取怎样的新举措?

把握改革风向标,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做到:一要学习,二要落实,三要传承,四要创新。

(一)勤于学习

人类的进步、知识的更新、职业的挑战、自身发展的需求、学生的深刻变化等,都需要教师终身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工作责任、精神需求,这一点我曾反复强调过。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胜任自己的职责,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譬如面对“翻转课堂”,学校行政和教师首先要“翻转思想”。主动应对高考改革,全面探索发展转型,全体教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在反复学习中把握党和国家文件的精神实质,要在多维学习中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所体现出来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坚持从社会存在出发,坚持群众观点,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教育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

(二)科学谋划

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必须立足校情,坚持校本特色,重视量的积累,根据时机和条件有序推进。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周密谋划,增强各项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

1、出台一个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工作的谋划之年、奠基之年,今后五年或者更长的一个周期内,学校怎样实施教育改革,如何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这些都是规划必须做出回答的。有了科学明确的规划,学校的发展才有明确方向,工作才有所遵循。学校要坚持“开门编规划”,走群众路线,使规划既充分体现广大师生员工的意志,又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规律。要力争在今年年底前编制一个既有科学性、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三湘名校提供有力支撑。

2、发挥两项作用

要发挥好学校行政的核心作用和教师的主体作用。

行政的核心作用:中国目前教育是行政领导下的教育,学校行政的核心作用显得尤其重要。行政核心应思考什么?应该思考如何推进课程整合实验,学校内部组织部门如何重新架构?课程资源如何开发?评价标准如何确立?学校与家庭的利益关系如何协调?这些都要求我们的行政紧跟时代,明确职责,发挥行政应有的示范性、引领性作用,并对现有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进行完善和优化。

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改革的最大动力和智慧源泉。教师是学校品质提升最重要的主体,要提升学校品质,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我们要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使广大教职工具有归属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最大限度地听取教师对学校管理及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讨论教育教学等方面重大事项,使广大教师真正参与到学校治理中来。要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鼓励教师开展教研、科研,聘请专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积极为教师发展创造机会和舞台。

3、建设三种文化

文化立校是学校治理的至高境界。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其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壳,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支柱,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的一面旗帜,一种气质,一种个性,它影响校内师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等,同时,它对外彰显学校的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社会魅力。在推进我校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既要推进办学条件现代化,使教学设施逐步达到高规格、现代化,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浩然之气、书卷之韵,还要进一步挖掘、丰富、创新学校文化内涵,以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为核心,打造先进的制度文化,更要突出精神文化建设这一重点,培育“务本务实,尚勤尚新”的一中精神,发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全体一中人都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以人为本,探寻教育“务本”的终极意义;坚持实事求是,奠定学校“务实”的发展基石;坚持自我激励,铸就师生“尚勤”的坚实阶梯;坚持与时俱进,发掘品质“尚新”的不竭动力。

(三)用心传承

一中走到今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容易,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好好总结并传承,将这些优秀的东西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中将来发展的基础。我们既要传承一中优秀精神,又要传承一中优秀做法,还要传承一中优秀文化。在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下,我觉得全体一中人要坚持“五个不动摇”:

1、坚持德育为首不动摇

这些年来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培养高素质公民”为目标,致力于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德性,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公民教育特色。在沿用几十年的“三好学生”的提法上,我校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七好学生”。学生“七好”即:好品德、好习惯、好精神、好才艺、好身心、好人气、好成绩。这避免了人才标准单一化、片面化,关照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真正关注了人的发展,回归了教育本质。为培养“七好”学生,近年来我校立足特色发展,积极开展“快乐德育”“阳光体育”“人文智育”“个性美育”“多元心育”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阳光中成长,在智慧中发展,在个性中升华。今后,我们一定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不断拓展德育途径,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涵,完善德育体系,提高德育效益。使德育工作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

2、坚持课堂中心不动摇

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是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启发思维的主阵地。课堂创新,学校才会发展;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秀;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是我们要抓的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要围绕一个主体(学生),突破二个难点(主干知识的构建与内化、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拓展),落实三个杜绝(照本宣科满堂灌、大包独揽一刀切、华而不实低效率),实现四个有效(有效编制导学案、有效渗透三五课模、有效组织自主学习、有效达成三维目标),实施五个转变(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重接受学习向重探究性学习转变、重关注学习结果向重关注学习过程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以学科为中心向学科整合转变。一定要突出四基教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突出学法指导、突出赏识评价、突出个性化教学。只有抓实了课堂,我们才能教出更多优质学生,学校才能上到更高层次,进入更高境界。

3、坚持分类培育不动摇

全面实施差异教育,分类进行个性化辅导是我校近年成功的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今后我们一要抓实“四情”研究。各年级要继续加强对“班情、学情、教情、考情”的研究,把“五会”(即主题班会、班研会、教研会、教师月例会、学生学月反思会)作为“四情研究”的常规平台。增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落实目标管理。二要抓实差异教育。要继续落实差异教育,实施分类培育,分层施教,分别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推行分层次教学,实施特色培养战略,尤其要切实加强对四类学生(学优生、学困生、临界生、心理异常生)的对口辅导,立足全面和谐发展,各有侧重,兑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承诺。三要优化个辅评价。通过调整完善评价方案,促进形成量身定制、跟踪反馈、科学考核的机制,并优先向一本临界生倾斜。

4、坚持资源整合不动摇

大数据、云信息时代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熟练把握,需要教师具备对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力。今后我们尤其要在整合五类资源方面下功夫:整合德育育资源,创树育人特色;整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整合教学形式,优化“三五”课模;整合教研力量,提升科研层次;整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科思维。

5、坚持敬业奉献不动摇

有句话说得好:“沽名钓誉,莫入校门;升官发财,莫当教师。”奉献是教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我校在过去之所以能连续取得辉煌成绩,就因为有一支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教师队伍。但受各种思潮的侵入和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我校确有极少数人师德修养有所欠缺,敬业奉献精神有所弱化。有个别教职工过于计较个人名利,不顾学校发展大局,缺乏急学生和家长所急的服务意识。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就不会为推动学校教育品质提升发挥积极作用。学校不要求每一个老师做“圣人”,并将努力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提升职业幸福感。但倡导全体教师恪守底线,爱岗敬业,争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坚持敬业奉献不动摇是我校教师的职业底线,任何时代都不能动摇。

(四)改革创新

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实质性变革必须通过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实现。今后我校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

1、创新管理机制

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内涵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我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推进学校治理的法治化,把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作为突破口,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实现学校和谐管理。依法治校,让法律成为学校的护航舰;民主参与,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翁;自治自理,让学生成为社会责任的担当者;合作共赢,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2、创新课程机制

一要深刻领悟课程观念。示范高中要转变旧的课程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各学科成绩的简单相加,也不是靠多开课程能实现,而是要对课程进行二次加工,实现课程“落地”的过程、校本化的过程、再创造的过程。示范高中在这方面有改革的先天优势,关键是如何充分挖掘优质资源,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要高起点设计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形成高水平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体系;开发基于现代技术与环境的课程资源;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质量反馈与过程指导体系。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制充分体现如下原则:一是时代性。要揭示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要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二是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知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内容既要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三是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三要切实创新教学方式。在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设计中,不同学生选择的考试科目会有所不同,同一科目对不同学生的难易程度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有不同的教学班级、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供学生选择,实施分层教学和走班制势必成为高中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改革课题。我校要在现有条件基础上,提早谋划,先行先试。为积极适应改革需要,学校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场地和设施设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有效的选课指导与走班教学制度,制订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课程修习计划,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以优质高效课堂要素为抓手,以教学常规管理系统为平台,以倡导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为特征,加强教学过程的全面、全程、全员管理,贯彻落实教学常规,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研究和分析主要问题与矛盾,进一步统筹各个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统筹课内与课外有效结合,统筹各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质量链接,切实提高教师适应新常态的能力。

3、创新用人机制

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改革和学校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在于人。选人用人机制事关校园和谐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关键在于始终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培养优秀教师、选拔干部。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和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等办法,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让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想干事、愿奉献的教师走上学校管理岗位,为学校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促使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局面和“优者进、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功者奖、过者罚”的用人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各位教职工,有人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继续发扬“务本务实,尚勤尚新”的一中精神,咬紧目标不动摇,群策群力不懈怠,用心用智不盲动,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开创现代学校的新局面,为把我校打造为高素质公民的培养基地、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特色鲜明的三湘名校的崇高使命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攸县一中
湖南攸县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主管:攸县一中办公室 技术支持:攸县一中信息中心
办公室:0731-24222366  招生办:0731-24211518
湘ICP备17021572号-1 湘教QS7_201406_001979 网站管理